裝配式建筑設計并非傳統設計的簡單拆分,而是從方案策劃階段就需統籌考慮構件標準化、生產便捷性、運輸可行性和安裝高效性等全產業鏈需求。下面廣東建科設計淺談一下裝配式建筑設計的幾個要點:
1、技術策劃
對于預制裝配式建筑,技術策劃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,相關設計單位要仔細了解建筑項目的外部條件、成本限額、產業化目標、建設規模以及項目定位等內容,提高預制構件的規范化、標準化程序,加強和建設單位的溝通交流,最終確定合適的技術實施方案,為預制裝配式建筑設計提供參考和依據。
2、方案設計
結合預制裝配式建筑的技術策劃,優化立面設計和平面設計,在確保預制裝配式建筑正常使用性能的基礎上,堅持多組合、少規格的預制構件設計原則,實現預制裝配式建筑設計的系統化和標準化。立面設計時應重點分析各種結構構件生產制造的可行性,結合預制裝配式建筑建造特點和方式,設計多樣化和個性化的立面。
3、初步設計
根據不同專業的技術要點,做好協同設計,按照要求確定建筑現澆底部的層數,考慮到各種專業管線和設備的預埋預留位置,選擇合適種類的預制構件,評估建筑項目的可靠性和經濟性,分析影響施工成本、施工進度和施工質量的因素,采取科學有效的技術措施。
4、施工圖設計階段
1)構件施工圖繪制
繪制詳細的預制構件施工圖,包括構件的尺寸、配筋、預埋件位置、管線接口等信息,標注明確的技術參數(如混凝土強度等級不低于C30,鋼筋保護層厚度不小于20mm)。同時,需符合《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技術標準》(GB/T51231)等國家規范要求。
2)節點構造設計
明確預制構件與現澆部分、預制構件之間的節點構造,如預制剪力墻與現澆暗柱的連接需采用約束邊緣構件,預制疊合板與支座的連接需設置負筋,節點部位的混凝土澆筑方式(如坐漿、灌漿)需詳細說明,確保節點連接的可靠性。
3)施工組織設計銜接:在施工圖中融入施工組織設計的關鍵要求,如構件的吊裝順序(先吊裝預制墻板,后吊裝預制疊合板)、現場臨時支撐的布置(預制疊合板需設置不少于2道臨時支撐)、構件的堆放位置(避免堆放在地下室頂板等薄弱部位),為施工階段提供指導。
5、構件深化設計階段
1)構件加工圖繪制
根據施工圖設計成果,繪制構件工廠加工圖,明確構件的生產工藝要求(如預制墻板的澆筑順序、養護制度)、預埋件的安裝精度(如灌漿套筒的位置偏差不超過3mm)、構件的標識信息(如構件編號、安裝位置),確保工廠按圖生產。
2)現場安裝方案細化
結合現場實際條件,細化構件安裝方案,如預制墻板的吊裝吊點設置(每塊墻板設置2-4個吊點,確保吊裝平衡)、安裝偏差控制(墻板垂直度偏差不超過5mm)、拼接縫的處理方式(如采用防水密封膠封堵,外側粘貼防水卷材)。
3)BIM模型深化應用
基于BIM技術建立構件深化模型,進行碰撞檢測(如構件與塔吊、腳手架的空間沖突)、施工模擬(如模擬構件吊裝過程,優化吊裝路徑),并將模型信息傳遞給工廠和施工現場,實現“設計-生產-施工”的信息共享。
6、技術創新與發展趨勢
隨著建筑工業化的推進,裝配式建筑設計正朝著智能化、綠色化、一體化方向發展。

收藏我們
在線留言
站點地圖
全國咨詢熱線 : 
